這週非虛擬的選書包含由古巴提供政治庇護的前美國黑豹黨成員Assata回憶錄、有自閉傾向卻成為表達流利的新聞主播、FBI與靈媒組合而成的破案連連拍檔…,快來看看這週的選書吧!
本週選書來自The New York Times、Amazon、Barnes&Nobel、Bookshop.org 2025/10/05前非虛擬作品的暢銷榜單。
#1 107 Days by Kamala Harris
#2 Born Lucky by Leland Vittert
#3 Chasing Evil by John Edward and Robert Hilland with Natasha Stoynoff
#4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Expanded Edition) by Joseph Nguyen
#5 Assata by Assata Shakur
#1 107 Days by Kamala Harris | 2025/09/23出版 | 紐約時報#1、Amazon#3、Barnes & Nobel#1、Bookshop.org#5
之前如果有看過美國Non-fiction選書的朋友應該有發現,📖107 days在九月的第二週還在預購階段時我們有介紹過,而這週又選了它,是因為這本書發行後真的十分暢銷,在我們沒更新的上週,它佔據了這四份榜單的Non-fiction暢銷排行第一名 (👑四冠王),出版商Simon & Schuster也發出消息說這本書已賣出35萬本,使得這本書有望成為2025年最暢銷的回憶錄之一。除了開出亮眼成績,同時也很好奇賀錦麗所屬的民眾黨對這本書有什麼樣的評論,所以,就一起來看看吧。
📖107 days 是賀錦麗對2024年總統競選過程的回顧與敘述。書中講述從拜登在2024年7月21日宣佈不再競選的那一天起,到大選結束那段「107天」競選總統的歷程,以第一人稱視角揭示她競選幕後的決策、壓力與挑戰。 書中反思她與民主黨內其他人物的關係、與拜登的合作與矛盾,以及她的內心與外部挑戰。
只要談到政治,當然就充滿了複雜與算計,民主黨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 (DNC) 主席 Jaime Harrison 認為這本書是「必須的苦藥」,雖然內容尖銳但有助於黨的檢討與改革;拜登陣營幕僚的反應則憂心部分言辭會影響黨內團結,像是書中將拜登 2024 的參選決策形容為「魯莽」;而黨內的2028年總統大選潛在競爭者如 Pete Buttigieg 則在公開場合回應:「選民其實比她所認為的更具包容力與彈性。」有濃濃的反駁書中觀點的意味。
Publisher Weekly提及書中坦率、直言不諱的詳細記錄這107天現代總統史上最短的競選活動,不過她迴避了對自己失誤的反思,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時間。衛報專欄作家Arwa Mahdawi則以更犀利的筆觸在no closure, no hope (沒有結局, 沒有希望) 一文中批評內容過於線性,缺乏情感釋放或真正的政治洞見,無法讓讀者帶來任何結局或希望。而洛杉磯時報Leigh Haber則在a postmortem short on hope (這是一部缺乏希望的驗屍報告) 一文中指出書中對拜登團隊、資源分配、媒體策略等內幕陳述詳盡,但認為這些只是重溫過程,少了新的策略反思或創見。
總的來說,書評整體而言認為這本書少了些溫度且過多批判較少自省,不過對一般讀者來說,這些罕見的美國政治高層的決策內幕和有火花的過程,是本很有吸引力的書籍。
#2 Born Lucky by Leland Vittert | 2025/09/30出版 | 紐約時報#4、Amazon#18
作者Leland Vittert是一位資深新聞人,是位走進現場採訪的記者,也是位在鏡頭前向全國觀眾播報新聞的主播。而在他這本最新著作📖Born Lucky 中,公開他從未讓大眾知道的事情 ─ 他患有自閉症,以及他如何從大家認為的自閉症 ─ 社交困難、無法理解他人、表達困難等,走到至今成為一位專業且流暢表達的資深新聞工作者的人生歷程。
Lucky是醫生為作者取的名字,因為他出生時臍帶繞在脖子上還打了兩次結,如果他媽媽不是剖腹產,他可能就沒命了。他從小與外界的接觸就不順遂,他是一個社交笨拙的孩子,長期難以理解社會暗示和溝通規則,甚至多年沒有說話,也經常因為行為獨特而被同學和老師排擠和霸凌。
本書最特別之處在於作者的父母面對孩子情況的處理方式。雖然知道他有自閉症的特徵,但他的父母拒絕讓醫生貼上正式的疾病標籤,也從不對外透露。他的父親認為,世界不會為 Leland 改變,所以他必須改變 Leland 以適應世界。因此,他的父親放棄工作,成為全職的家長教練,自己想辦法來幫助 Leland 。他的父親採取了許多非傳統且嚴苛的方式訓練他,例如教導他眼神接觸、理解幽默,甚至讓他從小練習數百次伏地挺身來磨練他對抗霸凌。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自閉症的個人回憶錄,更是一本能鼓勵那些面臨獨特挑戰的家庭和孩子,相信他們能夠突破標籤,創造更美好未來的故事。
#3 Chasing Evil by John Edward and Robert Hilland with Natasha Stoynoff | 2025/09/02出版 | 紐約時報#9、Amazon#17
這本書的內容本身就非常的「影集」:講述前 FBI 探員 Robert Hilland 與靈媒 John Edward 合作偵破案件的真實故事。這種另類的跨界合作讀著讀著,應該很容易讓讀者忘記這是本真實犯罪紀錄。
故事從 1998 年夏天說起,FBI探員Bob Hilland在一宗懸案陷入僵局時,不情願的打電話給有名的靈媒John Edward。這通原本不抱希望的電話,竟意外促成一段長達 25 年的破案夥伴關係。本書圍繞震驚全美國的「約翰史密斯慘案」等重大案件展開,詳細描述這位 FBI 探員與靈媒如何學會信任對方的技能,不僅為受害者伸張正義,也為他們各自的人生帶來療癒與和解。這是一個關於謀殺、正義,以及在意想不到之處尋求幫助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看評論也覺得很有趣。華盛頓獨立書評 Diane Kiesel 用幽默的文筆表示儘管它建立在一個難以置信的前提之上,但仍肯定其娛樂價值。Booklist 則較中肯的評論道,書中真誠的納入靈媒的內容,沒有試圖去說服讀者,而兩位主角間的友誼也令人感動。不論是真實犯罪的粉絲還是懷疑論者,都會對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愛不釋手。
#4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Expanded Edition) by Joseph Nguyen | 2024/10/29出版 | Amazon#19、Barnes&Nobel #17
別相信你想的一切,是一本有著容易引起讀者好奇心書名的心理自助書籍,書中主要的核心觀點是,討論我們思考方式與心理痛苦之間的關係。
作者認為,很多痛苦並不是來自外在事件,而是來自我們的想法,是因為我們相信、反覆思索那些負面、消極的想法,但我們的想法並不是事實。
舉例來說,你腦中浮現的想法是「我很失敗」,因此有了沮喪無力的情緒。但實際上讓你感到痛苦的來源並不是「沮喪」這個感受,而是「我真的相信我很失敗」這個念頭。因此作者主張只要停止相信腦中浮現的想法,我們就能與負面情緒保持距離,讓它自然消散。當我們學會「觀察」,而且「不相信、不投入那些來來去去的想法」,便能與它們保持距離,減少被思緒牽著走。
書中提供具體方法和練習(例如正念觀察、寫日記、反思思維模式)來幫助讀者逐漸鬆開對思緒的執著,讓心靈更自由、更平靜。
這本書我還沒讀過,但透過介紹了解作者以上的想法,發現與前陣子剛閱讀的📖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的概念很雷同。「我需要你的愛」這本書是由美國著名的心靈導師Byron Katie所寫的書,她是倡導「轉念作業」的創始人。她探討人們在關係中常有的「需要愛、尋求認可、追求欣賞」的心態,長期會為我們帶來焦慮、不安全感與心理壓力。她提出四個問題+一個反轉的轉念步驟,幫助讀者質疑自己腦中浮現的那些讓人痛苦的信念。雖然書名寫的是與愛相關的主題,但她的轉念方法卻適用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對這些主題有興趣的朋友也很推薦這本書。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是2022年出版的書籍,台灣於2024/10/04翻譯出版「別照單全收你的念頭」,而這次暢銷榜中的是作者於美國在2024/10/29出版的擴充版。擴充版中加入了讀者問答、新章節、書寫練習與詩句,讓讀者更容易理解與實踐。
#5 Assata by Assata Shakur | 1987/01/01出版 | 紐約時報#12、Bookshop.org#14
這是 Assata Shakur 所寫的回憶錄。她是美國黑豹黨與黑人解放軍的重要成員之一。這兩個組織在美國1960 - 1970年代力求黑人權利和解放,是當時代表性的激進組織,它們都起源於對當時的主流民權運動進展緩慢和警察暴力等問題的不滿。
在1973年,Assata 和兩名同伴因交通違規被州警攔下臨檢,隨後發生了槍戰,白人州警與Assata的一位同伴喪生, Assata 則身負重傷。Assata 堅稱自己在槍戰中身受重傷根本無法開槍,但經過漫長的審判, Assata 在 1977 年被美國新澤西州法院定罪為一級謀殺共犯並判處終身監禁。被定罪兩年後,她成功越獄,最終抵達古巴獲得政治庇護。在黑人激進主義者眼中,她是抵抗美國白人體制的象徵,但在執法部門眼中,她則是逃亡的通緝殺人犯,這使得她成為美國歷史上一個持續存在高度爭議的人物。
而今天介紹的這本書 📖Assata 出版於1987年,Assata 以坦率且充滿機智的筆觸,講述她如何投身於激進主義,並詳細描繪當時黑人與白人革命團體在政府滲透和打壓下興衰的經歷,這部作品因其深刻的個人和政治視角,被視為對美國黑人成長文學的重要貢獻。近期她被古巴外交部宣告於2025/09/25過世享年78歲,可能也因為逝世的新聞傳出使得這本書回到了近期的暢銷榜。
這讓我想起最近有好多作品,像是小說📖 James by Percival Everett、非虛擬的📖Black AF History by Michael Harriot…等,透過大家熟知的經典名著或美國歷史,將過往由白人視角所述說的故事,改以黑人的角度重述,讓讀者恍然大悟,原來同一件事情透過不同角度述說,可能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而這也提醒我們,不只是種族,主流媒體、政治、文化、社會等…想告訴我們的事,我們都該保持中立、求證與獨立思考的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