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的選書有兩本經典人物的回憶錄、成為一位成熟男性的教戰手則、失智症的最新療法與日常預防,以及兩位普立茲得獎作者調查川普破壞司法制度的內幕。快來看看這週的選書吧!
(本週選書來自 The New York Times、Amazon、Barnes&Nobel、Bookshop.org、紀伊國屋書店 2025/11/9前非虛擬作品的暢銷榜單)
Book of Lives: A Memoir of Sorts | Margaret Atwood | 2025/11/04出版
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使女的故事、📖證言、📖盲眼刺客等作品使Margaret Atwood成為生存主義與反烏托邦文學的指標性人物。而這次她寫的,是自己的故事。從她在加拿大北部接近荒野地方的童年生活開始說起,那裡的自然環境、孤立感以及對生存的敏銳意識,成為她創作時的養分。沿著她的人生足跡,看看那些塑造她的時刻如何化為她筆下的故事。
「每個作家至少是兩個自我:一個是生活的人,一個是寫作的人。儘管所有寫出來的東西都必定出自他們的思想,但這兩個自我並不相同。」
身為加拿大作家的Margaret Atwood,她的創作橫跨小說、詩、隨筆、評論、童書,甚至寫過歌劇腳本。她的作品常常在文學與現實之間游移,帶著一種冷靜、犀利卻又充滿幽默感的語氣。她不避諱政治,也擅長用故事反映人性、權力結構與社會的脆弱;即使現在了八十多歲了,她仍然不斷創作、觀察、評論。
她在書中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主要聚焦在書桌之外的生活,但仍包含足夠的作品內容,足以滿足最熱情的讀者…… 那這本書裡沒有的是什麼呢?書中並沒有呈現她寫作小說時的內在感受……Atwood 仍然以慷慨、幽默的方式帶給我們閱讀的樂趣,但隨著篇章越來越短,生命有限的陰影也悄悄浮現。書的結尾帶有一種告別的氣息。─ John Self, The Sunday Times (UK)
這無疑是近二十五年來最精彩、最幽默、最慷慨的自傳……字裡行間處處閃耀著精闢的妙語和意味深長的寫作技巧……她的才華和機智躍然紙上……一篇書評根本無法全面展現阿特伍德作品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她私人生活的豐富多彩。─ Leigh Haber, The Boston Globe
ⓜⓘⓢⓢⓜⓐⓝⓢⓞ
Injustice: How Politics and Fear Vanquished America's Justice Department | Carol Leonnig, Aaron C. Davis | 2025/11/04出版
本書由兩位普立茲獎得主、華盛頓郵報的記者Carol Leonnig和Aaron C. Davis撰寫,他們進行前所未有深入、令人震驚的調查,揭露過去十年美國司法部是如何一步步被侵蝕,最終在川普總統任內被徹底顛覆,動搖了美國的民主基礎,並威脅了大眾原本熟悉的法治體制。
在第一任總統任期內,川普把美國最高的執法機構「政治化」的程度遠遠超過歷任任何總統。他不斷向自己任命的官員施壓,要他們保護他、替他打擊政敵,甚至在2020年大選落敗後,要求司法部協助他挽回權力。司法部在這種壓力下被迫全面守勢,到現在都還沒真正恢復。
這本書不只揭露川普政府如何處處削弱司法部的運作,也指出在Merrick Garland擔任司法部長期間,對川普「試圖推翻選舉結果」的調查進展太慢,讓國家錯失追究他責任的時機,甚至間接讓川普有機會東山再起。書中揭露許多從未曝光的內幕:檢察官們對川普藐視法律的行為感到震驚,FBI 探員 — 長期以來司法部最有威信的調查者 — 在某些時刻甚至因害怕而選擇退縮。
作者們帶讀者走進關鍵的會議室,看到特別檢察官Jack Smith的團隊如何展開一場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調查川普非法攜帶機密文件,以及他對民主制度發動的攻擊,並揭露團隊在起訴過程中做出的英勇但最終反噬的重大決策。
來自三任總統政府的龐大內部消息來源,兩位作者揭開司法部內部每天都在進行的無形戰爭:這個部門如何在政治操弄與宣傳攻勢中被慢慢侵蝕,以及如果美國希望維持現在的民主制度,川普與司法部之間的這場衝突將成為一個難以挽回的重大轉捩點。
這本書是一部令人瞠目結舌的紀實作品,既寫下了民主如何被政客與幫兇一點點瓦解,也記錄了仍在努力捍衛法治的英雄們。它同時也在呼籲所有相信自由與正義的人:這場戰鬥尚未結束。
🎉許願這本能翻譯,想看看到底川普在亂搞什麼。
兩位作者都是新聞界獲獎連連的優秀工作者。在華盛頓郵報工作25年的Carol Leonnig曾五度榮獲普立茲獎,她因報導美國特勤局的安全漏洞而榮獲2015年普立茲獎;同為華盛頓郵報記者的Aaron C. Davis,是華盛頓郵報報導關於2021年美國國會大廈遭到攻擊系列調查報導的主要撰稿人和記者,該系列報導榮獲普立茲獎。
ⓜⓘⓢⓢⓜⓐⓝⓢⓞ
Notes on Being a Man | Scott Galloway | 2025/11/04出版
前陣子在Threads上看到脆友提到應該要有堂課教男性be a gentleman,而這位紐約大學教授身兼創業家的作者Scott Galloway想的可能是一樣的。在他的這本新書中,以觀察到的數據與自己的成長經歷,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給予他認為對現代男性特別重要的幾項內在原則。
Scott觀察到西方社會中,男性正經歷一些危機,他提出許多數據,像是男孩完成高中或大學學位的比例下降、部份男性缺乏深厚友人關係、部份年齡層男性在絕望死亡*的比例非常高。他認為這不只是男性的問題,如果當男人不健康或徬徨時,對家庭與整體社會都有重大影響。
* 絕對死亡:指的是因為人生失去希望、感到無助或陷入長期困境,而導致的死亡
書中Scott以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後來作為父親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談理論也給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就像是一本操作手冊,幫助男性建立更穩健的內心與社會關係。
書中有好幾條他認為對現代男性特別重要的生活指導原則,包含行動能吸收焦慮;勇於冒險,並願意接受自己像個冒牌貨;找到自己的優勢並發揮才能;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秘訣:珍惜你所擁有的並為他人創造機會、成為他人的寶貴財富、待人友善;做一個好父親意味著善待孩子的母親…。
他認為男人一生除了有三個基本責任:保護家人、提供生活、養育下一代外,一位真正成熟的男人不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或把日子過好,而是要讓身邊的人和社會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得更好,可能是愛、支持、資源、幫助、善意,或是你留下的影響力。也就是說,你給的要比你拿到的更多。男人的價值不是來自地位或收入,而是你能不能讓世界因你而多一點正面力量。
Scott給這本書一種誠實但不沉重的語氣:既有父親責任感,也有自我暴露 (憤怒、焦慮、掙扎) 的真實敘述。 他認為這是給現代男性尤其是年輕男性,和養育男孩的家長的一本書。他不僅是在批判問題,也在提供前進的路徑:如何建立更健康的男性文化,以及每個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這些原則。
我認為這些內在原則其實適用於各種性別,只要是希望自己人生過得更好的人都適用。不過我想,如果繁體中文出版後,我會買一本放在另一半桌上,貼上一個標籤,把書裡那段「做一個好父親意味著善待孩子的母親」畫上螢光筆,寫上「希望下次你能記得我的生日。」
作者是紐約大學教授,也是創立過九家公司的創業家,著有蓋洛威教授的人生經濟學、蓋洛威教授的人生財富課、四騎士主宰的未來等暢銷書。他的podcast節目、電子報以及YouTube頻道每週都觸及全球數百萬人。透過這些平台,他把對科技、商業、文化、社會的觀察帶給廣大讀者與聽眾。除了做商業分析,他也非常關注社會結構、心理健康、性別議題。
ⓜⓘⓢⓢⓜⓐⓝⓢⓞ
認知症を治す!―サビない脳のつくり方 | 赤間 敏孝【著】;河野 和彦/木ノ本 景子/櫻澤 博文【監修】| 2025/11/07出版
這是一本結合臨床經驗與最新研究的失智症指南,讓讀者了解疾病本質的同時,也掌握可落實的生活策略。對想要關注失智症最新治療技術與腦部保健的讀者而言,是一本值得參考的書籍。
本書詳細介紹了失智症的基礎知識,也解釋了容易患上失智症和不易患病的人群類型。正如作者所說,失智症的形成需要20到30年的時間,且據估計,五分之一的65歲以上人群會患上這種疾病,因此關注日常生活習慣非常重要。本書提供了準確的資訊和自我照護策略,提出多種日常生活、飲食、運動與腦部訓練的具體方法,使其成為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書。
書中最受矚目的部分,是介紹了一項新興技術 — 低強度脈衝式超音波 (LIPUS),也就是利用超音波輕柔刺激腦神經,以延緩或改善失智症症狀的方式。書中強調,LIPUS與河野和彥醫師所建立的「河野療法*」結合使用,形成雙軌治療,兩者互補,讓患者的認知功能與生活品質都能得到全面照護。
*河野療法是一套行之有年的失智症臨床策略,重點在管理行為與心理症狀、用藥個別化以及減輕照護者負擔
整體而言,這段結合最新科技加上臨床實務的內容是本書最值得關注的亮點,也突顯了失智症治療在安全性、可操作性與效果潛力上不斷進步的趨勢。
赤間敏孝是神經科學與失智症領域的專業醫師,長期研究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腦部健康。過去曾發表多篇論文,並參與針對失智症的新療法研究。本書融合他多年的臨床經驗與研究成果,呈現出兼具科學性與實用性的指南。
ⓜⓘⓢⓢⓜⓐⓝⓢⓞ
天使之糧 Bread of Angels: A Memoir | Patti Smith | 2025/11/04出版
本週最後一本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本啦,中英文同步上市!Patti Smith,是一位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跨界藝術家,被稱為「龐克教母、龐克搖滾桂冠詩人」的她,不僅對搖滾音樂有深遠影響,也在文學和藝術界具有重要地位。她是詩人、歌手、作家,也是一位視覺藝術家。
她的第一本回憶錄📖只是孩子,紀錄她與已故攝影師Robert Mapplethorpe在紐約相識相戀及投入藝術生涯的故事。而在今年2025年 — 她的專輯Horses發行50周年也是第一本回憶錄出版15年之際,她出版這次的新書📖天使之糧 Bread of Angels,帶領我們走進她的青少年時期,追溯自己的文化啟蒙 — 法國詩人Arthur Rimbaud與美國歌手Bob Dylan是她創作上的英雄和榜樣,也將這些詩歌和歌詞最終融合在她的錄音作品和歌曲中。
書中細訴她生命中的起落、家庭生活與創作的歷程。她遇見她的丈夫Fred Smith,他是吉他手也熱愛詩歌,後來因為心臟病去世,不久Patti又遭遇哥哥的意外過世,在經歷種種沉重的失去,我們可以看到她重建生活以及最終重拾寫作的歷程。寫作是她藝術自由之路上唯一不變的支柱,她憑藉想像力將平凡化為美好,將尋常化為奇蹟,將痛苦化為希望。在書的最後,Patti Smith踏上旅途,為了自我對話而旅行,為了寫作而生活,也為了生活而寫作。
認識了Patti Smith,發現她簡直是渾然天成的藝術家,寫書能得美國國家圖書獎;以音樂家的身分被列入搖滾名人堂;作詞融合法國詩人的作品,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終生成就獎給她;還有辦過畫展,安迪渥荷美術館也為她辦一場回顧展,展出她的畫作、攝影、音樂、視覺藝術等藝術作品。是值得膜拜的一位偶像人物💕
《天使之糧》不像《只是孩子》那樣有著引人入勝的紐約初體驗,不過它卻比前兩部作品更顯親切。史密斯那神秘莫測的寫作風格既為前兩部作品增色不少,又使其顯得晦澀難懂……我們熱愛她,是因為她身上散發著一種粗糲而真實的氣息,她的真摯,她如先知般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她偶爾流露出的尖銳諷刺。 — Maureen Corrigan, The Washington Post
文字中有一種清晰和冷靜的氣質,一種在冷靜和熱情之間完美平衡的語氣……史密斯的眾多粉絲將會珍惜這位當代最偉大的在世藝術家之一的清晰而討喜的自我反思。 — Joseph O'Connor, Irish Times (IRE)
| 攝影師Robert Mapplethorpe為Patti Smith拍攝的專輯Horses封面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