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上篇 我們提到作者為什麼認為教養是種可怕的發明, 以及她認為「木匠」vs「園丁」教養思維的差異, 這篇我們來整理作者覺得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的矛盾。
兩個矛盾
(1) 愛的矛盾: 愛vs放手、愛特定的孩子但仍得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
(2) 學習的矛盾: 玩是學習但也經常被限制、傳統vs創新
========================================================================
其中慢熟媽對於學習的矛盾較有興趣。專家都說在玩耍中學習能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 但玩耍也經常是父母限制孩子的事情, 這樣的矛盾來自於什麼? 我們是否對於玩有正確的了解?
作者提出玩耍的研究指出, 若父母採取老師的角度教導孩子們玩玩具的其一功能 vs 父母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不小心發現了這個玩具的其一功能, 研究發現後者的孩子較會主動去尋找玩具的其他功能, 前者的孩子則會重複的玩大人教導的該功能。
研究人員給學齡前孩童有著許多塑膠管的玩具, 每根塑膠管能啟動不同的作用, 像是按其中一根會有嗶嗶聲, 另一根會出現原本藏起來的鏡子, 再另一根會把燈亮起來, 還有一根按了會播放音樂。
研究人員給予兩組小孩不同的情境。一組研究人員扮演像是老師的角色, 直接展示這個玩具的功能給孩子們看, 「請看我帶來的好玩玩具! 讓我展示給你看它是如何運作的」, 接著按下管子, 玩具發出嗶嗶聲。
而另外一組的孩童, 會看到研究人員拿來玩具, 並告訴他們說「請看這個好玩的玩具! 唉唷!」接著「不小心」撞到了其中一根管子, 玩具開始嗶嗶響。
接著研究人員把玩具留給這兩組孩子, 讓他們自己玩耍。兩組孩子都立刻讓玩具開始嗶嗶響, 然而差別在於, 意外啟動玩具組別的小朋友, 隨意嘗試玩具的不同功能, 最後也真的發掘出玩具所有的玩法; 而像老師般展示玩具組別的小朋友, 則是一再的按管子, 讓玩具一直發出聲響, 沒有發現玩具有其它的功能。
這個實驗反映出「教導」似乎阻止孩子更進一步發現所有玩具能提供的可能性。孩子變得更積極模仿老師的動作, 而不是自己發掘事物。
但當需要教導孩子某件特定的事情時該怎麼辦? 作者提出另一項研究, 研究人員在實驗裡試著教導學齡前孩童形狀概念。
第一組孩童只能玩形狀卡。
第二組研究人員參與遊戲, 他們穿戴偵探帽, 和孩子一起發掘形狀的秘密。研究人員介紹了三角形和五角形, 再讓孩子找出其中共同的秘密。當孩子們回應後, 研究人員將孩子的回答詳加說明, 然後再問他們問題。
第三組研究人員則扮演老師的角色, 他們對孩子說的話和第二組的內容相同, 但是他們不鼓勵孩子自己找出秘密, 而是由研究人員直接告訴他們。
一周後, 研究人員要求這些孩子們將一組新的形狀卡片分成真的形狀 (符合幾何學規則的形狀) 和假的形狀 (不符合幾何學規則的形狀), 第二組的孩子表現比其他兩組都來的好, 他們對於形狀的特性學習較深刻, 也更全面性的了解形狀的原則。
這類的引導方式成人並沒有替孩童建構知識, 相反的, 成人建構支架, 而支架幫助孩童自己建構知識。父母親或者照顧者並不用過度教導孩童, 只要讓他們學習即可。孩童能夠輕鬆地從他人身上學習, 而且他們非常擅長得到需要的資訊並詮釋它。父母親並不需要告知孩童進行玩耍或是試圖控制玩耍的方式。
如果認同作者園丁家長的概念, 給予孩子適合的環境, 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有彈性的孩子, 那麼身為父母的你們會怎麼做呢? 在AI世代的創意教養這本書中, 作者Dr. Eyal Doron 主張的創意教養, 提出幾個他與孩子們相處的方法, 為的是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彈性與能力,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讀。
書名: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解救現代直升機父母的親子關係人類學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作者: Alison Gopnik
出版社: 大寫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3 (原文2017/08)
目錄:
第1章 教養的駁斥
第2章 童年的演化
第3章 愛的進化
第4章 邊看邊學
第5章 透過聆聽學習
第6章 玩耍行為
第7章 成長
第8章 過去與未來:孩童及科技
第9章 孩童的價值
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